工具书套装5本(圈装经典版)
包含《学习观察》、《创建连续流》、《建立一个精益的供需系统》、《综观全局》、《术语汇编》5本。
《学习观察》是约翰·舒克先生(John Shook)及迈克·鲁斯(Mike Rother)先生收集数十年经验心得所编撰的工作手册。以简单的方法,用一支铅笔及一张纸,走进工厂,将现有的生产物料流及信息流的状况完完全全的绘制出来。利用这张现状图,找出浪费的源头,从而将之消灭。同时汇集企业管理层及操作员工的经验与智慧,制定出一张理想状态图。这将是公司未来发展的目标与蓝图,大家共同努力逐步朝这个方向迈进。
本书中称作“价值流图”的方法,在丰田公司被称为“物料及信息流图”。它不只是一个培训工具,更是一个“学习观察”的手段。丰田生产体系的实践者在制定和实施精益时,用它来描述当前状态和理想状态。在丰田,尽管很少听到“价值流”这个词,但是他们把注意力都倾注到建立流动,消除浪费和增加价值上。丰田的员工认识到生产过程的三个流动:物料流,信息流和人员/工序流。这里介绍的价值流图涵盖了其中的前两者,它是建立在丰田公司所示用的“物料及信息流动”的基础上。
《学习观察》鼓励企业的最高管理层放下身价,走入基层,以自己的亲身观察,去诊断问题,而不是仅坐在办公室里,根据数据来决策。精益是一个不断改善的企业文化,求其精,而益加精美。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这是精益的追求。
《创建连续流》是美国精益企业研究所继《精益术语汇编》和《学习观察》后,出版的另一个重要的精益工具书,作者是Mike Rother及Rick Harris。本书的目的是教给读者如何建立一个连续流动的生产线,缩短产品的交付期,并且提高生产效率。
一个理想的连续流,是原材料按制造工序沿着价值流不间断地流动,加工制造成最终产品,交付到顾客手中。最理想的连续流是单件流,每次每个人的手上都只有一件正在加工的在制品,这样可以减少生产线上等待的时间,以及大量的在制品库存。虽然这些等待时间听起来并不是很严重,但积少成多,实际上可能为企业造成重大的损失。
有些人误以为只要建立一个U型生产单元,把一些设备集中起来,按照一定的工序加工就可以称之为连续流。但仔细的观察后可以发现,生产线上的流动断断续续,人等机器,机器等材料,材料等人的不断循环,造成了大量在制品库存,以及工作效率偏低。
本书用一个实例,11个问题,引导读者一步一步地创建连续流。寄语读者最好按部就班,慢慢的渐进,不要想立即达到连续流的理想状态。
《综观全局》是LEI精益工具书的第六册,也是最后的一册,作者是合著《改变世界的机器》、《精益思想》及《精益解决方案》的James Womack博士和Dan Jones教授。
精益思想可以在一个工位里实施,也可以推行到一个部门,整个工厂,甚至可以延伸到整条供应链,涵盖整个价值流。从全局来思考如何满足顾客的需求,如何缩短从原材料到成品的交付时间,消除不必要的运输与仓储,因而降低整个价值流的成本,提升竞争力,并且增加企业的利润。
《综观全局》提出的“质量过滤”,供应链的“交付期准确率”及“需求扩大效应”三个指标,发人深省。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和其供应链有至关重要的关联。
《建立一个精益的供需系统》重新思考企业的价值流,以最低的总成本,创建最大的价值。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要理顺送给客户的产品流,以及来自上游供应商的材料流是很重要的任务。如果这两个流的流通不顺畅,企业就很难有设定一个稳定的生产节奏,不容易达到最低成本及最小不良率的目标。更严重的是无法有效地建立安全库存量,来保证准时交付客户。
精益的供需系统与传统思维不同。精益的制造商要求客户,不论是主机厂、分销商还是零售商,按实际需要出发发出订购单,然后按照这些产品实际被消耗的节奏来处理订单。他们同时也按照原材料与零件被消耗的速度,到供应商处提取所需的物品。
《精益术语汇编》是美国精益企业研究所(Lean Enterprise Institute)依据多年来搜集到的有关精益的词汇,编成的一本精益词典。主要的目的是提供全球从事精益的朋友们一个共通的“语言”,无论在个人的工作岗位上,或与其他的精益同行们,能有效地沟通。这本词汇网罗了全球的“精益行话”,因为精益思想在不同行业里的快速成长,不断有新的词汇出现,目前已经增订到第四版。精益企业中国很荣幸将这本重要的工具书引进中国,为中国从事精益的朋友们提供一个共通的中国精益术语。
为了让大家能够对每个精益的术语有清楚的认识,编者特别用简单的文字穿插图片、表格逐一介绍。我们希望这本书作为一个有力的工具,能为读者在学习与实施精益上提供方便,取得更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