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精益,方能致强;唯有文化,方能致远
2025年10月16日至17日,由精益企业中国(LEC)主办的第一期“三位一体精益战略与软实力建设研修班”在风景如画的宁波奉化溪口顺利召开。
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位企业高管,吸引了10多家由总经理亲自带队参与的企业,更有同仁不远千里从越南专程前来的。在这次的活动中,嘉宾们围绕如何构建“三位一体”的精益体系展开了深度学习。

本次研修班由LEC专家顾问刘德敏博士主讲,作为前丰田亚太区生产中心及丰田学院副总经理,前澳大利亚TPS办公室和制造能力资深经理,刘博士曾是丰田的FMDS (Floor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System)在亚太和澳大利亚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亲手由全球总教练Shiota san培养成为教练。
她系统性地分享了如何通过“三位一体”的框架,为企业打造坚实的精益运营体系,并培育内生性的持续改善文化,为实现企业的长期卓越发展注入核心动力。
研修班聚焦于企业推行精益过程中“工具易学,文化难建”的核心痛点。刘博士开宗明义地指出,许多企业的精益之旅止步于工具应用和局部改善,未能转化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其根本原因在于战略、体系与文化三者脱节。她提出的“三位一体”模型,正是为了打通这一关键脉络。

第一部分:何谓“三位一体”管理体系?
“三位一体”是由三个管理方法组合而成的一个整合性的管理体系。三个方法分别是方针管理(Hosin Karin,也有中文译为战略部署)+ 日常管理 + 组织能力发展,其核心是尊重人性。可以说,“三位一体”高度总结了丰田管理系统的理念,是刘博士经历近30年的摸索、尝试、学习与实践,将丰田生产模式深层逻辑与体系方式进行提炼和总结,并把这套体系在澳洲、新西兰、泰国等亚太国家进行推广,并获得了日本丰田总部的高度认可。
“方针管理”不是简单的目标设定,而是一套系统性的沟通、协调和跟进方法,旨在将公司的长期愿景和年度战略重点,转化为各部门、各层级乃至每一位员工清晰、一致的行动。刘博士强调“所有方针及其进展都要在“方针管理板”上可视化,让每个人都能看到公司的方向和自己的贡献。”
“日常管理”是确保组织“正确地做事”的基础。它关注的是现有业务流程的稳定、高效和持续改善。其核心是标准化作业和异常管理。首先建立当前最佳的工作标准,然后通过日常检查来发现与标准的偏差(即异常),并迅速解决。如果日常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应用碎片化,组织架构中角色的定位不清晰,现场员工和基层管理者的培养与角色脱节,企业将无法在安全,质量,生产率,成本和人才培养方面持续取得成果。一个有效的日常管理系统可以使无数的平凡人做出卓越的业绩。它提供最有效的工作流程和指南,将每个人的输出与公司的中长远和年度目标粘合在一起。 “组织能力发展”这一块往往大多数企业都是独立操作,不系统化。传统性的观念认为只有人事部才对人员培养有责任,但这是错误的,每一个领导人都担负着人员培养的使命。“组织能力发展”强调人才培养,针对角色和技能的要求,制定组织能力发展的框架和系统,以现场作为培养员工能力提升的中心,其目的是提升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增强企业竞争力打下良好的能力构建基础。

在许多企业中,方针管理、日常管理和组织能力发展往往是三个相互脱节的系统,由不同部门负责,导致战略悬空、执行乏力、员工冷漠。而真正的“三位一体”精益体系,旨在将这三者融合为一个有机的、相互增强的、呈螺旋式上升的整体,其粘合剂与灵魂,正是 “尊重人性”。
第二部分:标杆工厂华尔推剪参观
次日,研修班全体学员走进华尔推剪(宁波)有限公司,开启了一场融合管理智慧与文化底蕴的深度研修。钱模星总经理结合自己多年的实战管理经验,围绕企业精益变革与战略规划、人文管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为学习者带来了一场思想与管理交融的启发之旅。

随后,大家步入战略室,现场听刘博士介绍和分享公司战略与运营方针的链接。通过华尔实践案例,了解到运营级方针的制定与管理机制,深入剖析KPI树分解与问题解决跟踪之间的逻辑关联。黄凯经理介绍了运营体系的日常管理之分层解决问题的三层会议体系及管理层的变点管理机制。钟黎经理同时也分享了Lean Office的在公司内部的职责与使命,通过精益办来撬动全公司的精益改善,精益人才培养,业务业绩推动,公司运营体系的建设等。

紧接着,大家走进生产车间,实地感受华尔多年来在精益管理方面的扎实积淀与丰硕成果。VSM经理胡焰桂为大家系统讲解了VSM方针管理的实践路径,内容涵盖:以倒三角模式为核心的VSM组织架构、运营方针如何有效承接并转化为部门级方针、SQDCP各模块KPI指标的来源与逻辑构建、分层解决问题的二层会议机制,以及VSM价值流实战案例与部门级变点管理方法。
装配车间主管方海林则聚焦于车间层面的管理实践,分享了车间方针与日常管理的要诀。他重点介绍了PD看板与车间人才梯队建设的有机结合、一层会议在分层问题解决中的实际应用、VSM方针在车间的承接与转化,以及车间级变点管理与KPI绩效管理的落地策略。
在班组层面,装配组长夏勇强生动展示了班组日常管理的精细化实践,包括生产看板与绩效看板的运用、多能工培养与星级员工体系的建设,以及如何营造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改善文化。
此外,一线班组董艳芬及其团队成员还与学员们展开了热烈互动,分享了一线问题解决方法-品管圈(QCC)的实际案例与文化建设经验,展现了华尔在基层在持续改善上的深厚积淀。

通过这次的系统学习与华尔现场的实地参访,不仅让大家对整个“三位一体”体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看到了“三位一体”给企业带来的巨大变化。 “三位一体”的精益体系,本质上是一个 “造物即育人” 的系统。它通过在方针管理中邀请参与、在日常工作中激发智慧、在组织制度上保障成长,将“尊重人性”这一哲学理念,转化为可操作、可管理的具体实践。它最终追求的,不仅仅是财务报表上的利润,更是一个充满活力、不断学习、每位员工都能发挥潜能并引以为豪的卓越组织。这正是在不确定的时代中,企业能够“致强”且“致远”的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