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找钱高手谈起

时代变化,许多事情都几乎不见了!例如每天送达的「报纸」,或「找钱」,但我这上一代的人,都还过着这样的日子。「人间福报」上的这篇文章一直萦绕在我脑中,且引起与朋友的讨论。以下是我的联想。

竟与计算机的算法有关

大家是否注意过,每次到便利商店买东西,店员总是能超快速找零给你?就算拿一张1000元买个85元的饭团,他们眨眼间就能算出该找915元。这是什么神奇魔法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揭开便利商店结账系统背后的数学秘密!贪婪算法,结账有效。

举个例子,假设要找零915元。结账系统会这样计算:先拿最大的:1张500元(还剩415元)。再拿第二大的:4张100元(还剩15元)。接着:1个10元硬币(还剩5元)。最后:1个5元硬币。

贪婪算法的特点是:简单快速:每一步只考虑当前最佳解,不回头。局部最优:每一步的选择在当时看来都是最好的。不一定全局最优:虽然每一步都选最好的,但最后的结果不一定是整体最佳解。

贪婪算法真正成为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概念,是在1970年代。当时,随着计算机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始寻找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方法。贪婪算法因其简单快速的特性,很快就成为了解决某些问题的首选方法。

这让我想到TPS中的「自动化」

丰田公司网站上,对于「自动化」有如下的解释:

丰田生产方式中的“Jidoka”是“Jidoka with a twin”,也就是所谓的“自动化”加上「人类智慧」。「人的智慧」是指当机械设备出现异常、质量异常、工作延误等情况时,机械设备侦测到异常并自动停止,或作业员自己按下停止开关。这消除了缺陷的流出,并且可以清楚地识别异常并防止其再次发生,从而可以「将质量内建于流程」。此外,由于发生异常时会自动停止,因此无需监视设备,从而可以节省人力(减少工时)。

这与找钱、贪婪算法有何关连呢?「当机械设备出现异常、质量异常、工作延误等情况时」,与「简单快速:每一步只考虑当前最佳解,」「当前」是否为其共通点?

「自动化」、「自工程完结」也是这道理,显而易见的事,授权当事人当场调查原因、解决问题。但为何又有「大数据、6 sigma」等专家的方法呢?当然不能否定专家的方法,但在现场,由当事人先把能解决的事解决掉,不能解决的再呼叫求援,不是更有效率吗?

原田武彦先生的《流的传承》中有这么一句话「改善,就是要向最终工程接近」,换个说法「权责就是要向发生源接近」,这是不是英文说的Empowerment吗?我翻译成「赋能授权」。标准作业、规则,不只是要你遵守,更积极的是让你可遵循而熟练,进而「是能立即发现异常,想出更好的方法」的标竿。

「即断即决,就是将权责向发生源接近」

2018年丰田新经营团队上任时,鼓励大家「即断、即决」,我奇怪这么大的官为什么用这么简单的方法?现在我终于想明白了,这不就是 做事情的just in Time+自动化吗?在问题初发时,立刻对应,反而大部分都是正确的决定。若怕错误而一直等待,问题就繁衍得更复杂了。在现场、问题发生的当下是第一关,若无法处理,第二天早上的晨会是第二关,这都是最好的解决问题时机。越拖就越难解决,而且会养成坏习惯。

丰田英二的「决断」

1985年出版的《丰田英二自传》,即以「决断」为书名,自序即开宗明义地解释了「决断」:

“我不喜欢回想过去、话当年。有的时候,我甚至故意不去想及往事。往事已矣,再怎么回忆也是枉然。把过去忘个干净,大步迈向未来,这才是我的人生观。

最初教我这个观念的是在旧制第八高等中学时,教我数学与力学的椎尾词老师。他的父亲是尾张地区的寺庙住持。教力学时,他一再地训诫我们:「当你觉得对,觉得问心无愧的时候,天地间自有一股正气支持你。你就该即起即行,照着心中的想法,立刻去做。」

这听起来好像是玄奇的经文,其中的含义是:「在某一个时机认为是正确的、对的事情,就照着自己的想法放手去做。这是天命!」也就是要人不必向后回顾,应该朝前瞻望。”

丰田章男的「决断」:

在今年1月13日,面向200名企业经营者和役员,丰田章男会长在东京都内发表了题为“我与TPS(丰田生产方式)之为一线夺回主权的奋斗”的演讲。其中对「决断」有这么一段话:

我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在丰田履行「负责人」的职责,是因为“TPS”的思想、技术和行为准则已在我心中扎根。

众所周知,TPS的两大核心思想是“Just In Time(及时化)”和「有人字旁」的「自动化」思想。

“Just In Time”是指「尽可能缩短生产周期」,而「自动化」则体现了能够「发现异常」并「在异常发生时立即停止」的现场环境。

事实上,我认为这种「在异常发生时立即停止」的决断,是在面对经营方面的各种情况时,「负责人」即高层管理者需要做到的事情。

我当初就任社长后作出了很多决断。我们知道,「决断」一词的写法是「决定」需要「断绝」的事情。

顾名思义,我迄今为止做的都是会令其他人伤心的决断,例如「关闭NUMMI(与通用汽车公司的合资企业)」「退出F1」「澳大利亚工厂停产」「关闭TMEJ(东日本丰田汽车股份公司)东富士工厂」等等。

所有这些决断的共通之处在于,它们都是我根据在「现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并在牢记那些「悲痛的人们的面容」和「现场的情景」后做出的。

我认为,高层管理人员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做出决断」,即决定需要断绝之事。

现在,任何人都可以决定为事物赋予价值。但只有拥有作为「负责人」觉悟的高层管理人员,才能为了子孙后代决定需要「断绝」之事。

只有那些了解并能想象一线情况的人才能担起全部责任,即他们可以做出「决断」。

「你亲眼看见了吗」「了解一线的人才是最强的」,我在以前的元町工厂和生产调查部学到的“TPS”知识,现在已成为了我的经营哲学。

别想追求完美,「起而行+持续改善」是大家可行的良策

写到这里,从「找钱高手」写到「计算机算法」、「自动化」、「即断即决、即实行」,连想得起来吗?丰田一以贯之的道理,需要逐渐地体会。

分享至:         

如有反馈,请邮件联系我们:info@leanchina.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