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将信息上呈权责后台,而是将权责赋予信息前沿!
前言
本文是《授权:如何激发全员领导力》作者大卫・马凯特在领英上的文章。我觉得这是在西方环境下的说法,若再加上精益的管理方法,会更具实用性:以下是摘自 James Womack 《两种商业系统的故事》中的一段。
精益管理系统要求各级管理者明确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由管理者要求其所领导的「前沿」团队寻找原因并予以解决。这种只提出正确问题,而不是由知道或不可能知道正确答案的「后台」管理者指示、命令的做法,也许是精益思维与传统现代管理之间最鲜明的对比,也是最难纠正的。
的确是与我们普遍的习惯不同,但这是内建于日常营运中的人才培训方法,也是提升整体效率的秘诀。
正文
在传统的阶层结构中,信息是从基层往上流动。组织中较低阶的员工收集信息并将其沿着指挥链向上传递。这就是「将信息上呈权责」的意思。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它可能导致延迟、扭曲,甚至失去关键信息。这也给上级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和做出决策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另一种方法意味着「放权」给那些最接近信息的人做出决策。因此信息不是向上传递,而是将决策权向下传递。
让我们考虑一下采用这种方法的跨国科技公司的例子。
在传统模型中,假设一位软件工程师在处理特定功能时遇到了问题。他们会收集有关该问题的所有相关信息,然后将其传递给经理。经理在了解问题后,可能需要咨询产品团队,这可能会进一步将问题上报给最高管理层。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天甚至几周的时间,从而减慢项目速度,并可能导致错过最后期限。
现在,让我们考虑另一种方法,即将权责赋予信息的发生源。在这种情况下,同一位软件工程师有能力与权责,就他们正在开发的功能做出决策。当他们遇到问题时,他们可以根据对问题的理解来决定最佳的行动方案。他们会在例行会议上向同事解释这个问题,并说明他们计划做出的决定来纠正这种情况。软件工程师邀请同事就他们的决定提供回馈,并收集有关他们的决定如何影响其他事物,以及其他事物如何影响他们的决定的所有可能信息。最终,决定权属于软件工程师。这种方法不仅加快了决策过程,而且还使工程师更专注于他们的工作,因为他们对结果有直接影响。
这只是一个例子,但这一概念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和行业。这一切都是为了让那些拥有最相关信息的人能够做出决策,从而提高效率和参与度。这是从传统的阶层结构转向更扁平、去中心化的结构的强烈转变。这就是基于意图的领导力在发挥作用。如果实施得当,它可以显着提高生产力和工作满意度。
我终于明白了,为何日子总是在内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