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本专栏自2017年2月20日第一篇上架以来,即将满7周年之际。仅以此第372篇,向2001年起,持续10年每周一信的Jim Womack学习与致敬。
为了准备Jim Wormack 今年6月份可能的来访,重读他在2011年初版,2013年第二版的《现场观察》,惊讶于他有如先知般的现场观察与论述。
值此全球供应链重组之际,2005年他与丹尼尔·琼斯所出版的《精益服务解决方案,Lean Solution》,值得重新被检视与落实,以作为精益企业的最后一块拼图——与消费者合作,从而大幅降低顾客和供货商的成本。虽然由顾客拉动是精益的出发点,但精益本家丰田的策略,是改善完自家内部的供应系统之后,再来与最尊贵的顾客合作具有最大的说服力。
我一直认为精益运动的一大弱点,是我们倾向于将顾客价值视为理所当然,持续地思考如何提供更多我们目前定义的价值: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高的质量,并更快地响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就目前情况而言,这很好。但如果顾客的需求与我们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有着根本上的不同时,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举例来说,假设你服务的是一个汽车生产企业,你提议采用精益的方法来降低成本,减少不良品,并且以更短的时间去满足顾客所需。但是,倘若你的顾客想要解决的是个人的行动 (mobility)问题,他期望的是能在住宅前的车道上停放一辆大小合适的车辆,配备了合用的设备、具有吸引人的价格、没有质量瑕疵。同时厂商还要能提供保养、维修、检测、保险、融资、回收等配套服务,甚至还能提供「以旧换新」的服务。这些顾客并不是单纯为了汽车本身而买车。相反,汽车是达到复杂目的的手段之一。这是一个非常不同的顾客目的。如果企业能富有创造性地去满足这些需求,顾客将会非常满意,企业也会因此不断发展壮大。但若要理解并准确提供客户真正想要的东西,就需要提供者对目标做出不同的,对产品或服务的表达。而且它通常需要与许多目前彼此不沟通的组织的合作。
经过几年的思考,我与老友丹尼尔·琼斯重新审视了价值与目的。后面的几篇文章,是从我们合著的《精益服务解决方案,精益服务,Lean Solution》一书中摘选出来,是对我们这些年的思考过程的一些总结。
【精益消费】
我将每个创造价值的组织视为几个主要流程的集合,其中涉及许多步骤,这些步骤必须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顺序正确执行:
- 从满足顾客需求的概念到完成品/设备、治工具/工程布置的价值流。
- 从订单、生产到交付的满足顾客需求流程。
- 从销售、交付至产品使用寿命终结的顾客服务流程。
企业要实现以上这三个主要的流程,需要一系列的辅助流程,包括:供货商管理流程,以获得所需的材料与零件。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及时为企业招聘拥有相应技能的员工来运营以上主要的流程。还有改善流程,以提高主要流程和辅助流程的稳定性等等。
事实上,我们每天工作的每一件事,都应该为以上某个流程增加价值。否则,为什么要去做这些事呢?精益社群投入了大量精力来思考如何消除那些不会创造价值的流程步骤。
这很棒,但这还不是全部。多年来,丹尼尔·琼斯和我一直在仔细记录我们作为消费者的经验。我们直观地知道,消费也是一个流程,是消费者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进行的流程。例如,我们大多数人都有个人计算机问题,我们透过寻找个人计算机、订购、安装、将其与我们的其他电子设备和软件整合、维护、修理、升级,然后回收来解决问题。这是对消费流程的另一个描述,包括七大步骤:搜寻、取得、安装、整合、维护、修理、回收。每一个大步骤都由许多小步骤组成。
问题是当前的消费流程运作得并不好,我们常常无法在需要的时间、需要的地点找到需要的东西。而且,安装、整合、维护、修理和回收的过程往往令人沮丧且耗时,因为我们要与那些似乎对我们的困难不感兴趣的陌生人打交道。根本原因主要是许多企业提供的服务流程和消费流程不匹配。这为精益思想者创造了大量的商机。
为了帮助我们思考,丹尼尔·琼斯和我提出了一些精益消费的简单原则,每个提供服务或商品的组织都应该考虑:
我和丹尼尔·琼斯都很清楚「精益消费」,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怪异,但我们希望大家能开始思考并琢磨这个理念。我们认为,精益消费与精益供应的结合,将会促成精益圈飞跃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