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会有这样的交通信号

作者:李兆华
全文字数:836
阅读时间:3分钟


导言

正在准备发表以《精益当然是公司的战略活动》为题的文章,又看到Michael Ballé等人所著《Lean Sensei》中关于可视化的论述,于是就放上了这刊头图片。


「精益当然是公司的战略活动」的内容开宗明义地就放上了Linkedin中,Tracey Richardson对公司各层级关于人才培训的方针/业务目标/策略的范例,以说明各职层各有战略、战术、战技的职责,可视化也当如此,各有需要的可视化内容,以提示下一步的行动(Tracey 的著作如下图)。」。这张图比起刊头的图清楚多了,但在对特定层级的可视化实务上却过犹不及。可视化也需要「在必要(到达路口)的时候,只提供必要(该路口)信息的必要(该方向)量」。


如此检视目前大家热衷的可视化,应有许多可改善的地方—对各个层级,必要(正确)的信息是什么?及时(太早或太晚)提供了吗?是否有许多混淆不清(导致误解)的浪费(花了钱却没有用)呢?Michael Ballé如是说:

Lean Sensei「发展可视化管理」的能力

 

在精益的传统中,先生会透过「可视化管理」为工作场所寻找出可视化工作流程的方法做出贡献,因此能更加直观地看出工作的产出目标和工作顺序,从而能使问题一目了然。

在西方,可视化管理通常被中阶管理人员解释为在墙上张贴推移图图表,以便让人们看到他们是如何被监控,并且可以明确地追踪行动计划。管理者们还会采用便利贴来框定问题,再根据重要性/紧迫性订立优先级。

这些作法和我理解的可视化管理初衷有些不同。我所理解的可视化管理就好比交通信号系统,能够帮助人们在一个陌生的机场,无障碍的租车和还车。其间有些标识设计得相当直观,一目了然;但也有些设计好像是故意要让你迷路。

根据一些研究,人类大脑30%-50%的能力被分配给视觉,而触觉和听觉只占10%和3%。大脑能够不费大劲,流畅无缝地处理视觉信息,其效率远胜于触觉和听觉。可视化管理技术类似于选择工程,给出何时需要作什么的可视化提示,人们无需思考或被告知要做什么,便可以直观地做出正确的选择或判断。

可视化管理的大部分工作则都与澄清工作的流动有关,清晰地展示生产节奏、物料和信息的流动;尽可能快速地暴露流程中出现的大小问题,而不是将问题掩盖在库存或者积压清单中。

这种特定技能是精益传统所固有的,「先生」为了高效地识别工作中的异常情况,并且将其转化为问题,通常会建议大家实践可视化管理,快速地对比实际状况和目标状况,以便更容易地具体思考与行动。

分享至:         

如有反馈,请邮件联系我们:info@leanchina.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