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丰田G型织布机”密码(3/3)

四、 J u s t I n T im e 的源流

1908-1913年间,亨利・福特将流动式生产导入汽车产业,让福特汽车的T 型车独占鳌头。
1924年丰田喜一郎所登录的“换梭式自动织机”专利的梭子交换,也有如接力赛交接棒时的流畅动作。
1927年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就是以流动方式制造“G 型自动织机”。我认为喜一郎是从福特的输送带生产、G 型织机的自动换梭以及其“流动化”自动织机的制造经验中,累积出“Just in time”的理念与坚持。在建设丰田汽车本社工厂时,即取消了仓库。之后从丰田织布厂出身的大野耐一,花了20 年将此JustIn Time 实现于整个汽车制造厂中,以一条无形的输送带连结整个工厂。

五、质量、生产力以外,“内建”的安全(防误)与卫生

2014 年丰田章男社长访问上海丰田纺织厂纪念馆时,特别体醒“G 型织机”除了质量、生产力对策之外,首重安全(防误)与卫生对策。

5.1 安全第一,梭子每分钟以250 次的高速往返,若放反或是没放正,可能飞出机外或是损伤设备,因此在梭子的料架内有防误装置,若有异常即停机,以确保人员与设备的安全。

5.2 卫生对策,梭子内纬纱用完之后,空梭子会掉下来,作业者要取备用的纬纱装进梭子,穿过梭子的小孔拉出纱头,将纱头固定在机械上备用。但这让纱头穿过梭子的作业并不容易,有人用吹的,有人用吸的。可能会将细菌(当时流行结核病)沾到梭子上,或将绵屑吸入气管或肺中,而让身体不舒服。梭子上特别设计的穿纱机构,让作业者可以卫生、简单地完成作业。

我们从做为文化遗产的G 型织布机,得到了多少启发?我以现任丰田张富士夫名誉会长在《丰田喜一郎传》的序言结论,作为我的反省。“我们能否从先驱者的行动记录中学到什么教训,获得什么启示,关键在于我们自身问题意识的深度与强度。如果我们真能面对困难,竭尽心力,屡仆屡继,深信先驱者必能适时地启发我们解决问题之道⋯⋯”

我第一次听到类似这样的说法,是在2000 年国瑞协力会的TOP 研修会上,有人问身为贵宾的丰田生产调查部的浅田主查,“当实行丰田生产方式遇到障碍时,是否有谁可以请教?”浅田主查回答:“只管做就好了,届时就会有人来帮忙你。”当时我觉得这回答有点答非所问。之后在工作中也常遭遇障碍,当然有人可问时就问,否则只得自己想办法解决。逐渐也有所心得。当我读到当时张富士夫社长的说法时,我就能完全了解浅田主查的说法了,“努力到什么程度,就会有相对应的人与你相感应”。

【完】

分享至:         

如有反馈,请邮件联系我们:info@leanchina.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