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成本的计算——企业选址

【背景】许多公司在世界某一个地区设计产品而在另一端生产的情况下,好像不知道如何正确地计算成本。这并不是说他们不会计算,而是他们往往忽略了一些必要的支出。在这篇文章里,我希望介绍“精益”成本计算,来消除这个错误,并帮助企业决定什么地方最合适运营生产。我们如果在开始改善流程之前没有正确地计算精益成本,很容易会在错误的地方执行错误的行动。

我最近接到一位《华尔街日报》记者的电话,他问了我一个简单而又有趣的问题:“在美国这个高劳动成本的国家,有没有可能因为实施精益,就不需要把生产线转移到中国去呢?”

这位记者朋友的推理是,中国在沿海发展地区有大量的劳动资源,在未来十年里,预计还有3亿的内地移民。所以,中国的劳动成本,在未来的几十年中还会保持目前的低水平。

他还进一步阐述,制造业大部分的成本都可以归结为人工成本(一线工人、后勤人员、管理者、工程师、生产设备的设计和制造者,以及原材料的制造者)。他的结论是,无论美国、日本或者德国的公司如何从事精益改善,都很难胜过中国或者印度的运营成本,因为当地存在低廉劳动成本的优势。所以,“你不考虑把生产线搬到中国去吗?”
我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也很简单:“在你把生产线搬到中国(或者其它国家)之前,先把成本按照精益的理念计算出来。”以下就是一些需要考虑的因素。
① 从你目前的零件成本开始。
② 把这个零件成本与在中国、印度、越南或者布基纳法索的零件成本做比较(你总会找到更低廉的产地)。
③ 加上运输的成本。

以上是传统采购部门进行的成本核算,我们暂且称之为“大批量生产方式的计算方法”。但我们需要在零件成本和运输成本外,再加上下列的其他因素来反映实际的情况。
(1)当生产被转移到低廉劳动力的地区后,原本高人工成本的运营费用并没有完全消失(比如设计、研发、总部幕僚等等)。这些费用必须分摊到低劳动成本地区的产品上,作为产品成本的一部分。
(2)将产品从低劳动成本的生产地点,运送到客户手中,运输过程中可能会造成额外的库存成本。
(3)为了避免供应中断而增加的安全库存成本。
(4)昂贵的快递运输成本(这一点特别需要注意,一般的计算都假设不需要快递运输费用。但是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制造业的快递运输是难免的,问题是次数的多少)。
(5)如果新工厂或者供应商需要时间去学习并适应新工艺,那么我们还要考虑加上产品在保修期内可能付出的索赔费用。
(6)工程师出差或者调职到当地的费用,他们的目的是来帮助建立流程,并确保产品达到质量要求。
(7)资深管理者巡视工厂的差旅费用,目的是建立与当地管理者和供应商的关系(在不同的商业环境里,可能会包括多种不同的费用)。
(8)由于漫长的交货时间而导致的缺货以及销售损失。
(9)根据长远的预测去进行生产,因此可能会造成剩余的产品。
(10)如果你与一家当地的供应商合作,那么你可能训练日后的竞争对手。

一般来说,管理层和采购部门只注意计算零件成本和运输成本,很少注意上面提到的一些成本。除此之外,精益的成本计算还要再加入以下三项。
① 当生产地或者客户所在国的货币值变动时,所造成的货币风险成本。
② 当生产地的政局动荡,或者客户所在国由于贸易逆差,或者高失业率,而产生的风险成本。
③ 由于供应链跨越不同商业文化而又距离远的地区,产生复杂的物料流和信息流,由于种种联系上的问题而造成的损失。
后面提到的这些成本虽然不容易估计,但有时金额相当可观。管理层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当生产地离终端客户越近时,这些风险成本越低。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只要做过精益成本分析,企业就不再会转移生产地呢?当然不是。比如说,如果你计划将产品销往那些快速增长、劳动成本较低的市场,比如印度或者中国,那么你肯定应该选择将大部分的生产基地转移到这些国家。精益成本反过来同样适用,因为选择在产品销售的国家生产,其运营成本包括运输、库存、信息交流,政治和货币风险等都相对较低。
根据我仔细研究成本分析的结果,发现转移生产地并不一定是高劳动成本企业的优先考虑。他们倒是应该针对缺乏竞争力的产品价值流,认真地进行精益转型。

如果经过精益成本分析并实施了精益变革后,企业仍然需要转移生产地,我的忠告是把需要转移的生产线,尽量转移到同一个大陆地区。比如对美国来说,转移到墨西哥;对于德国,转移到波兰;而在亚洲的日本,则可以将生产转移到中国或者越南。

2003年1月10日

【续闻】近年来,中国劳动成本的快速增长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使得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成本越来越高,而将生产转移到中国的需求也日渐减少。我想只要这些改变不是太急剧,会对全球经济有正面的影响。然而,我认为有必要在成本计算中再增加一项,那就是中国和其他低劳动成本国家的货币升值速度、劳动成本增长的速度,以及当地管理者学习精益曲线之间的指数。我从最近到中国和印度的访问中,得出以下的结论:①精益方法同样可以有效的在这些地区实施;②当前中国和印度的生产效率不高,通过精益方法可以抵消一部分货币升值和劳动成本增高的压力。所以,制造业者即使在低成本的生产地区,还是不能放松精益实践。
分享至:         

如有反馈,请邮件联系我们:info@leanchina.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