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準化是天性,自然界的運作原則

平準化是天性,自然界的運作原則

大野耐一先生的「豐田生產方式」書中,對平準化有如此的敘述:

「由於豐田生產方式透過「看板」的聯繫,不只在豐田汽車內部的生產工程,就連外部協力廠商的生產工程,都已經同期化地串聯在一起。因此最終工程產量的變異,或對協力廠商零組件的訂購時間、數量的變異等,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就會連鎖性的向前工程傳播下去。(略)以豐田生產方式重要條件之一的『平準化生產』來對應汽車市場明顯的『多樣化』需求,確實比傳統的大批量體制要來得有利得多。」

在John Shook 2012年4月”Learning to See Making Value Flow⋯⋯From End to End”中,引用了現任豐田名譽會長 張富士夫的話:

「當你試著應用豐田生產系統,首先你必須做到『平均』或是平準化流動,而這就是生產管理的主要責任。」

平準化原來是豐田為了與二次大戰後日本狹小、多樣化的市場連動而不得已的作法,之後,發現它具有能平均負荷,讓系統安定的效果,而生產管理則承擔著『變異的市場』與『平準化生產』的介面,而成為豐田生產方式的特色。

這樣的說明簡單明暸,而且1961年Jay Wright Forrester的Industrial dynamics,與其弟子,第五項修練作者彼得・聖吉的許多論述,讓大家了解,但在實務上,卻因與大家傳統的想法衝突,與實行的困難而故意被忽略,可說是大家實踐豐田生產方式,卻不見效果的關鍵原因,所以張・富士夫先生有如上的發言。

在實施平準化生產時一個很大的障礙是「小批量」地配送,甚至「一個流」地生產零件。我常舉母鳥在喂時幼鳥的方法為例,在母鳥疲於奔命,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唯有平均地喂食每一隻小鳥,雖不足,卻能讓每隻幼鳥都能活下來。以前只能看照片或是憑想像。但昨天就親眼地看到這景象。

話說回來,要如何執行呢?我常用以下的方法,而且屢試不爽:

  1. 讓生產管理承擔其責任:
    1. 作為連接客戶需求和公司能力的介面,讓生產線暴露於顧客的需求之下。
    2. 滿足、調和銷售和製造的需求與制約。
    3. 生產管理必須要非常地穩健、強壯與一致,才能完成以上兩項。
  2. 生產管理只能規劃平準化的計畫,仍須以下的改善來落實:
    1. 從大批量縮小為小批量生產,甚至是一台流。
    2. 縮短換模時間,多換模,與小批量供料方式。
分享至:         

如有反馈,请邮件联系我们:info@leanchina.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