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精益制造端走向销售

趙博士导言

什么是“精益销售”?本周三6月14号晚上8 点“精益高手”邀请李兆華老师,分享他近年辅导的两家企业的例子。一家是制造业,一家是服务业。他们如何将精益理念中的流动,从供应端延伸至消费端。从而用销售来拉动制造与供应,为企业创造商机和利润。

这是个很好的机会学习如何打通价值流,让企业的供应端和消费端无缝连接。欢迎参加。



作者:李兆华
全文字数:931
阅读时间:3分钟

 

这是14日将与赵博士对话直播的题目,源自于这三年我所看到、体验到的产业状况。

2020年疫情之后,先是有缺芯片的问题,直喊供应链中断、供不应求。但2022年后半,却看到了资通讯产业供过于求,为库存所苦的场面。同样的产销反转的现象也见于其他产业。我所合作的两家公司也有这现象。

一家是以生鲜食品为主的零售业,疫情期间受惠于电商外送,生意仍能维持小康,反而是疫情结束后,来店人数却减少了。

另一家是以供给品牌商原料的制造商,2021年创了业绩的新高,2022年下半年之后,即看到接单速度逐渐放缓。

以上的三种状况都有同样的问题,即最终端消费者终将主导市场,光靠供应侧的一厢情愿,仍然不足够。因此我发表了「精益中的流水木鱼」,其中的伏笔是「飘忽的顾客(需求侧),弹性有节的店(供给侧),交织(合作)成缤纷世界。」另一篇「期待顾客改变之前⋯⋯」写的则是顾客为王,身为供应端,只能先反求诸己,在持盈保泰的状况下,满足如风般虚无的顾客,再求突破。

因此,我画出了刊头,在成长的时代中被忽略的「光靠流动还不足够,还要能根据顾客的拉动而流动!」的图,供给要与终端顾客的真正需求同步,时时将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差异限制在最小限度,因此所锻炼出来的方法正是丰田生产方式中的方法。反之,若无此前提思维,就会觉得丰田生产方式中的方法似乎没什么意义。

刊头的标题「令人恐慌的『低成长』」是1978年出版的《丰田生产方式》开宗明义第一章中的一个标题名,时至2023年,恍如预言般地适用。

能源危机之后,「安定成长」、「低成长」等词汇逐渐成为社会上的普遍用语,我个人倒是较为冷静以对。

在过去长期高度成长的时代当中,经常是连着两三年的景气,再夹着顶多半年左右的低迷,然后再次恢复景气,经济发展的情况,大致上可描绘出这样循环式的曲线。有时候,甚至也出现超过三年,连续呈现着景气热络的现象。

现在,突然进入了「低成长」时代,经济发展曲线简直就是倒置了以往的模式,甚至更为严酷也说不定。因此,我宁愿更加审慎地评估未来的景气循环模式,也许,经济成长率高达六%~十%的好景只能持续半年到一年,接下来的两三年则仅仅勉强维持微小的成长,或者零成长,情况恶化时甚至于是负成长。我认为,我们可能必须觉悟到,今后将会进入这样严苛的时代。

一向,日本的产业界早已习惯于大量生产,大量销售,从来也不用担心滞销与库存压力,汽车产业自然也不例外。因此,大多数企业经营者的运筹重心,恐怕都已经被窄化为只会关注产量的多寡而已。(后略)

若不改变,只会得到同样的结果:

与顾客同步,让你立于不败之地,且能与顾客一起成长。

分享至:         

如有反馈,请邮件联系我们:info@leanchina.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