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兆华
全文字数:584
阅读时间:2分钟
为了准备新加坡国立大学EMBA的课程,我重新检视了原来《流的传承》中「经营者的职责」的ppt,鉴于黄教授也以戴明的《转危为安》为教材,所以追加了刊头的这张图片。与其关注丰田现在正在做什么?不如回溯丰田生产方式发展的要素与过程,对想了解、学习丰田的人,会更有启发性。
这图是2017年9月参加Lean Global Network董事会的「日本丰田生产方式寻根之旅」的行前学习的内容之一。我将大家比较熟悉的内容画了一些重点:
1 从左到右的椭圆形
佛教、孔学、神道。明治维新学习西方的教育与科技。泰勒科学管理、日本纺织业的IE。丰田佐吉到丰田喜一郎的自働化与JIT。统计性质量管理⋯⋯与戴明奖。环保技术、丰田的三次危机(美国召回、东日本地震、泰国洪水)、星巴克、精实创业。最有趣的是20年间美国的潮流从Off-Shoring转换到精益社群自始自终一直在呼吁的Re-Shoring。
2 从左到右的红色底线
1975年,欧洲学习TPS的先驱弗雷迪伯乐、改变世界的机器、丹纳赫、BPR、Agile、Six-sigma、TQM,LEI/LGN,以及丰田模式系列书籍。
读者们也可由图中自己所熟悉的事件来连结丰田生产方式,因此可比较容易地暸解丰田生产方式的内涵。
总结来说,左边的历史上的许多事件成为发展丰田生产方式的要素,中间的30年间是丰田生产方式的发展期,1980年以后是他全球化的扩散期,但在此期间不可避免的也遭逢了稀释、迷惑与欺瞒以至于现在。
无论如何,丰田也还在令人注目地发展着,且比以往的更加开放,更有利于研究与学习丰田的人们。以下的连结(精益思维:要素、蕴育和传播)是John Shook的说明原文,请参考!
阅读更多 李老师专栏:
6. 停止,才有机会
7. 难望其项背 我心向往之
9. 员工提案的力量
10.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
11. 及时化——现地现物以获得最大利润
12. 要教学生不会做的
13. 生命就是在时间轴上增加价值
14. 人微言轻的学习
15. 企业转型:一象八盲僧的故事
16. 惟反脆弱者得幸存
17. 疫情下的丰田经营业绩引发的思考
18. 工作就是和部下比智慧
20.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22. 新闻的现事报